钢价汇总 | 每周涨跌 | 免费试用 | 历史价格 | 每周预测 | 钢材库存 | 国际钢价 | 手机钢价 | 钢企名录 | 高级搜索 | 有色金属 | 网站地图
全国钢价 | 每月涨跌 | 钢厂价格 | 市场分析 | 每月预测 | 钢铁统计 | 国际资讯 | 钢材计算 | 钢材知识 | 钢材期货 | 招标信息 | 会员登陆
一天1元钱,钢材,有色,炉料,招标信息价格尽在掌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钢材市场分析>为什么以色列发现2500亿桶页岩油没有开采?如何变身新能源大国?

为什么以色列发现2500亿桶页岩油没有开采?如何变身新能源大国?

众钢网    2022-11-29 11:49:06      

     

2012年以色列能源开发公司对外宣布,在沙尔法盆地勘探发现大型页岩油田,预计储量达2500亿桶。当年世界排名第二的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为2668亿桶,以色列立马与沙特平起平坐了,此消息犹如一枚核弹在中东上空爆炸,迅速引起全世界各国的瞩目。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称,沙尔法盆地页岩油田的发现将改变全球石油市场的游戏规则。他的意思很直接了当:以色列毗邻地中海,比沙特、伊朗、伊拉克等主要产油国离欧洲更近,以后以色列页岩油可以取代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当年美国人也在峰峰烈烈地展开“页岩油革命”,帮助以色列开采页岩油在技术上肯定没有问题的。但是,以色列是一个极为缺水的国家,地下水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大规模开采页岩油将使得地下水受到污染。

其后数年,此项计划在经过反复论证后被迫搁浅。2020年初以色列政府宣布停止该项页岩油开采计划,2021年9月,以色列能源部长宣布,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以色列将不再颁发陆上石油勘探许可证,转向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

以色列版的“页岩油革命”还没有开始就宣告结束了,2500亿桶宝贵的页岩油资源从此被以色列人埋藏在地下。

有人问同样处于中东地区,为什么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伊朗和伊拉克都是石油生产大国,但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埃及等国非常缺乏石油资源呢?

其实,看一下地图就知道了,沙特等国围绕着波斯湾,也叫阿拉伯海,波斯湾盛产石油,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原油可采储量的55%。上帝就是如此的不公平,以色列等国同属地中海国家,地中海却缺乏石油,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都是石油进口国。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色列与阿拉伯那一帮石油大佬们积怨极深,周边国家不卖石油,自己又没有资源,只好舍近求远满世界买石油。以色列主要的石油进口国有里海沿岸的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近10年来由于埃及在西奈半岛发现大量石油,埃及成为以色列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埃及和以色列是邻国,石油运输也非常快捷方便。但是,在上世纪中叶的五次中东战争中有四次两国是正面交锋过的。出于战略考虑,以色列选择了能源转型之路,希望彻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根据以色列政府公布的能源转型计划,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以色列全部电力供应的20%;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3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色列将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未来十年内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至少要增加1500万千瓦。

以色列处于地中海东岸,属于地中海式气候,每年的4月到11月是旱季,几乎天天阳光灿烂。12月到3月的所谓雨季,也是晴天多于雨天。南部的内盖夫沙漠年日照天数更是达到了330天,与我国拉萨有得一比。

以色列对太阳能技术的研究比全世界任何国家都起步早,人均投入研发资金也比任何国家都多。早在1949年建国第一年,以色列就在全世界招募太阳能技术研发人才,并鼓励企业生产太阳能民用设施。

1986年以色列政府出台法令,要求每一幢新建住宅都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以色列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实现太阳能热水器渗透率95%的国家。在内华达州的莫哈韦沙漠,有一座美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伊凡帕太阳能发电站,全部技术都是以色列研究机构提供的。

以色列人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就是要把225平方公里的内盖夫沙漠全部铺满太阳能光伏板,到那时候,全国所有的工业和生活用电都可以得到满足,将彻底告别化石能源发电。

据以色列能源部透露,这项计划将耗资2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45亿元),对于国土面积仅有2.5万平方公里,人口959万的小国来说,确实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根据该计划,到2040年以色列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是目前的100倍,不但实现太阳能发电满足全国所有用电,更加激动人心的是,力争国内80%的用电免费。

这是一个有理想的国度,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之际,以色列在太阳能领域占据了全球压倒性的领先地位。




温馨提示:众钢网发布的钢材价格均来源于国内各大钢厂调价信息以及钢材经销商在网上挂牌价的综合数据,当地无经销商报价的城市,发布的钢材价格参考周边城市价格加上运费因素。公布的所有资讯仅供用户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